台灣經貿資訊

中國時報:洪凱音 、 崔慈悌蔡英文總統昨日下午接見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創辦人佛訥,強調去年公投結合和放寬日本食品進口,展現台灣願意接受國際標準的決心,希望台美能深化合作,並展開自由貿易協定及數位經濟協定的談判。佛訥也在會中表示支持,他也認為,台美之間更應該看向未來。突破80分標準 創新高佛訥並表示,傳統基金會每一年都會發布年度經濟自由度報告,一開始做的時候,台灣成績是全世界排名27名左右,如今台灣的排名已更高,得到全世界的第6名,反倒是美國成績倒退。這5年內台灣的排名是非常穩定的向上成長。《2022經濟自由度指數》排名前5名,依序為新加坡、瑞士、愛爾蘭、盧森堡與紐西蘭,台灣位居第6名,並在亞太區排名第3名,優於鄰近韓國、日本、馬來西亞及中國大陸;台灣總得分80.1分,較去年增加1.5分,不僅首次挺進「經濟自由」國家,與第4、第5名的盧森堡、紐西蘭僅相差0.5分,再創台灣歷年最佳得分紀錄。司法E化 提升透明度經濟自由度指數主要有4大面向,包括了法律制度、政府規模、監管效率及市場開放及12項評比指標。台灣在12項評比指標中,司法效能為94.2分、增加21.3分最多,投資自由70分、增加10分居次,再其次是勞動自由68.7分、增加8.3分,貨幣自由則增加1.8分、拿下86.1分。國發會分析,今年台灣「司法效能」指標得分高、進步最多,是提高總得分的主因,台灣於2020年7月以後,司法院推動司法E化,建置科技法庭等措施,在疫情期間法院仍維持正常運作,制定施行《傳染病流行疫情嚴重期間司法程序特別條例》,並建置商業法院審理重大商業紛爭等,提升司法透明度及便利度措施,獲得今年經濟自由度指數評比的肯定。
發布日期:2022年6月15日 發布單位:經濟發展處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今日公布「2022年 IMD 世界競爭力年報」(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臺灣在63個受評比國家中 排名第7名,整體排名連續第4年進步,且為2013年以來最佳表現(詳附表1、圖1)。在人口超過2,000萬人的經濟體中,連續2年排名蟬聯世界第1。圖1 IMD 世界競爭力評比我國歷年排名(2010-2022)4大指標中,我國「企業效能」與「基礎建設」分別進步1名至世界第6名與第13名,「政府效能」表現持平,「經濟表現」 則因我國2020年受疫情影響較為輕微,比較基期較其他評比國家高,復受2021年爆發本土疫情而實施「三級警戒」影響,排名滑落5名至世界第11名。20項中項評比項目中, 「國內經濟」與「經營管理」高居世界前5名 (詳圖2);細項評比項目中,臺灣亦有多項評比項目名列世界前3名,其中「人均金融卡交易額」、「4G及5G行動寬頻占手機市場比例」、「每千人研發人力」等指標高居世界第1(詳附表2)。圖2 IMD 世界競爭力評比-我國今年各中項評比排名表現一、經濟表現:由上年第6名退步至第11名(1) 國內經濟排名下滑係因基期關係由於其他評比國家2020年經濟普遍陷入衰退,我國於疫情衝擊下仍維持正成長之基期因素,加以2021年本土疫情升溫衝擊勞動市場,致「國內經濟」退步1名至第4名,「就業」退步11名至第28名。但我國經濟複雜性指數排名高居第2名,經濟韌性則提升至第6名。全球經濟復甦,原物料價格居高不下,國內食物成本及油價易受國際行情波動,影響「價格」排名退步5名至第17名,但我國CPI通膨率排名仍維持不變。(2) 國際貿易與邊境管制攸關,尤其是觀光收入等表現,因此「國際貿易」由第18名退至第33名;惟經常帳餘額占GDP比率仍高居世界第3名。另「國際投資」退步2名至第29名。 二、政府效能:排名第8名,與去年持平(1) 「租稅政策」、「體制架構」與「經商法規」排名進步至第6名、第8名與第21名,反映政府致力營造友善經商環境成效獲認可,標準普爾、惠譽及穆迪三大國際信評機構陸續調升我國信用評等,排名進步至第16名;經濟學人智庫(EIU)評比民主指數排名亦提高至第8名。(2) 「財政情勢」與「社會架構」分別退步至第10名與第15名,主要係因政府採取各項紓困振興措施,政府預算餘絀占GDP比率排名退步,以及政治不穩定風險排名下滑;惟各級政府財政支出占GDP比率高居世界第2名,所得分配吉尼係數排名持續改善(第7名)。三、企業效能:由上年第7名進步至第6名(1) 「生產力及效率」、「金融」排名上升,「經營管理」持平「生產力及效率」進步5名至第8名,「經營管理」持平於第5名,體現受僱員工GDP (PPP)成長率進步,以及企業效率表現獲得經理人肯定。其中,企業家精神居世界第1、社會大眾對企業經理人信任高居世界第2名。「金融」進步3名至第8名,主因疫情加速民眾對金融卡交易取代現金的速度,人均金融卡交易額世界排名由第30名大幅進步至第1名。(2) 「勞動市場」與「行為態度及價值觀」分別退步1名與4名至第17名與第9名,主因企業經理人認為人才外流影響競爭力、企業落實數位化轉型指標排名下滑;惟我國社會的價值體系有助競爭力排名高居第3名。四、 基礎建設:由上年第14名進步至第13名(1) 「基本建設」及「技術建設」排名進步,「科學建設」與「教育」持平「基本建設」排名進步1名至第37名,其中鐵路密度上升2名至第18名;惟在少子高齡化趨勢下,扶養比下滑2名至第7名。「技術建設」進步至第9名,「科學建設」持平於第6名,凸顯研發人力、數位普及程度高,其中4G及5G行動寬頻占手機市場比例、每千人研發人力排名高居世界第1。「教育」持平於第16名,其中15歲以上人口文盲占總人口比率全球最低,25-34歲人口中接受大專以上教育比率位居世界第3名。(2) 「醫療與環境」退步2名至第26名,其中能源消費密度退步2名至第43名、CO2排放密度上升2名至第44名;醫療保健基礎設施符合社會需要排名由上年第8名前進至第4名。臺灣在COVID-19疫情的嚴峻考驗之下,今年競爭力評比仍能獲此佳績,彰顯我國整體競爭力獲得國際肯定,這是全民共同努力的成果。政府將以世界競爭力評比優、弱勢項目為鑒,持續協助企業加強全球布局,積極協助臺商回臺投資、前瞻基礎建設、六大核心戰略產業、2050淨零排放等產業轉型升級工作,同時推動永續發展,持續提升我國整體競爭力。附表
轉自:天下雜誌637期 企業們注意了!歐盟史上最嚴的資料保護法,將改寫當今蒐集客戶個資的方法。保護範圍擴及指紋、臉部辨識、定位資料,未來想做歐盟生意,要先做好準備。 11月初的美國紐約,一場英特爾國際研討會的早餐會上,英特爾資料中心事業部副總戴維斯(Elisa Davis)突然開口問同桌歐洲記者,「你們怎麼看『歐盟通用資料保護法規』(GDPR,General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歐洲人民支持嗎?」 「絕對非常支持,」一名法國記者想都沒有想、非常迅速地回答。 這個對話,清楚反映出當前各界面對GDPR的典型態度——企業界的普遍茫然與心存僥倖,與歐盟勢在必行的熱烈氛圍,形成鮮明對比。 個資保護令有多嚴格? 2018年5月,GDPR將上路。這個被視為史上最嚴苛的資料保護令,帶有強烈人權保護色彩。 安侯法律事務所執行顧問翁士傑分析,對歐盟居民而言,個資應受保護的權利,是個人隱私權保護的延伸。企業若要對員工、客戶、第三方個人,進行個資蒐集、使用、儲存、監控或傳輸等處理,都被視為企業試圖侵入個人隱私,企業就有義務告知受影響的個人。 這包括了實體和虛擬世界的個資。科技變遷快速,GDPR對個資的定義又更為廣泛。除個人電話號碼、地址、健康資料、電子信箱等之外,像是指紋、臉部辨識、視網膜掃描、線上辨識碼以及線上定位資料,如Cookie、IP位置、行動裝置ID等,全都納入個資範疇。 GDPR影響範圍將會非常廣,不僅適用在歐盟設立子公司或分公司的企業,也適用所有有處理歐盟居民個資的歐盟境外企業。企業規模無論大小,橫跨服務、科技、製造、金融產業,都無可避免會受到影響。 歐盟過去訂出的環保標準,最終都成為全球標準,如今邁入物聯網時代,大數據分析傳輸已經無可避免,面對這項號稱史上最嚴格的資料保護令,企業要有心理準備,GDPR非常有可能成為資料保護的全球通用標準。 而且,歐盟可視情節輕重裁罰,最重的罰款高達2000萬歐元或全球營業額的4%。 歐盟向來對法令規範都不是玩玩而已。以今年來說,歐盟便以Google違反反壟斷法為理由,重罰了24億歐元的鉅額罰款,由此看得出歐盟對政策性法令的執行十分強勢,可預見歐盟未來會嚴格執行GDPR法規。 企業加緊腳步做準備 剩不到半年,GDPR就要上路,跨國大企業已經如臨大敵,各種挑戰也開始浮現。 打開世界記憶體、硬碟大廠金士頓的企業網站,已設有特別專頁,一開頭就詳細寫著:「歐盟GDPR:確定您遵循法規的前五大主要領域:任命資料保護長(DPO)、建立網路安全性方案、資料處理標準的安全性、備受肯定的盡責態度、了解同意書。」 這就像在教育,深怕員工及客戶誤踩新法地雷。 這當中,對金融服務業和製造業的衝擊最大。因為這些產業的企業手中握有許多與個人隱私最相關的資料。譬如,近期很夯的自動駕駛車就會面臨挑戰,駕駛的個資以及駕駛過程產生的相關數據,也都會是受GDPR保護的範疇。 除此之外,目前熱門的大數據分析公司,因個資保護範圍更廣,想運用AI工具做資料分析的運作空間,也將大大縮水。 例如,有當事人想刪除個資,不想參與自動化分析的機制,都有權利隨時提出反對權。 一名英特爾顧問就憂心地指出,歐盟的GDPR主要用來限制個人資料使用,卻沒有建立一套規則協助重度使用資料的公司運作。 微軟法律顧問薩格斯(Neal Suggs)坦言,自己接觸到的客戶遇到的最大問題,在於要定義哪一種資料需要被規範。 「企業會需要鑑定數據足跡(Digital footprint)。」薩格斯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這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先確認資料位置、管理流程,這會是最大的挑戰。」 除非企業不做歐盟生意,但這對出口導向的台灣或其他區域國家而言,幾乎不可能,因為歐盟是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只要企業有電腦系統、伺服器及員工使用手機,都可能觸及GDPR規範,企業不能忽視這個無法預測的潛在風險。
世界銀行集團最新發佈的《2018年全球經商環境報告》表示,過去一年來,119個經濟體的政府進行了264次企業改革,以創造就業機會,吸引投資,變得更具競爭力。在經商環境便利排行中,紐西蘭、新加坡、丹麥、韓國以及香港名列前五,美國、英國緊隨其後,臺灣排在第15名,中國位居78名。 今年是第十五次經商環境報告。自2003年專案啟動以來,全球商業監管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世界各國政府已經接受並促使了資訊技術的進步,以減少官僚主義的障礙,增加透明度。 報告注意到,自從開始監測世界各地中小企業經營情況,現已經進行了3,188項商業改革。 15年來186個經濟體進行了3200項改革 "當商業企業獲得蓬勃發展時,創造就業是國家和社區可以取得的轉型成果之一。公平、高效和透明的規則,改善治理和應對腐敗,提高經商環境." 世界銀行首席執行官克裡斯塔琳娜·喬治亞(Kristalina Georgieva)說。 發展中國家進行了206項改革,占改革總量的78%,撒哈拉以南非採取了83項改革,連續兩年創下了該地區的紀錄,南亞進行了20項改革。大量改革主要集中在改善獲得信貸和登記新業務,各改革38項,促進跨境貿易的改革有33項。 紐西蘭、新加坡和丹麥在年度經商環境排名方面位列前三,其次是韓國、香港、美國、英國、挪威、格魯吉亞、和瑞典。 根據改革的情況,今年改善經商環境前十的有汶萊(連續兩年)、泰國、馬拉威、科索沃、印度、烏茲別克斯坦、尚比亞、奈及利亞、吉布地、和薩爾瓦多。改善經商環境前十的國家首次包括所有收入水準和規模的經濟體系,其中一半是首次進入該排名: 薩爾瓦多、印度、馬拉威、奈及利亞和泰國。 雖然今年經商環境友好的經濟體相對多樣化,但前20名的經濟體有一些共同特點。前20名中有14個是經合組織的高收入經濟體;三個來自歐洲和中亞,三個來自東亞和太平洋。前20名中有18個被列為高收入經濟體。 前五名有紐西蘭,新加坡,丹麥,韓國和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是名單上唯一的中上等收入經濟體,而格魯吉亞是唯一的中低收入經濟體。到目前為止,沒有低收入經濟體躋身前20名。但是,富裕並不能保證在做生意的輕鬆方面處於領先地位,許多高收入經濟體仍有進步空間。 在排名前20的經濟體中,格魯吉亞排名9。自2003年發佈經商環境以來,格魯吉亞實施了最多的商業監管改革,共有47項。馬其頓共有41項,是前20名中改革第二多的經濟體。同期,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也積極改革了商業監管環境,分別進行了28項和31項改革。除其他改革外,立陶宛已對其公司註冊程式進行了6項改革,對破產程式進行了5次改革,對其稅收制度進行了4項改革。 許多其它排名較高的經濟體都遵循這種持續改革模式,表明努力進行全面改革可以帶動經濟體的監管和商業環境的大幅度改善。前20大經濟體的另一個特點是,他們具有較高的勞動力參與率和較低的收入差距水準。事實上,前20個經濟體的基尼係數平均值為0.3 (0表示完全平等,1表示完全不平等)。 哪些經濟體在2018經商環境中改善最多? 2018經商環境報告基於10個衡量指標,抓取264項商業監管改革。像往年一樣,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改革數量最多(共83項),其次是東亞和太平洋(45項),歐洲和中亞(44項)。改革經濟體份額最高的地區分別是歐洲和中亞(79%),南亞(75%)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79%),而經合組織高收入群體占46% 。在2016/17年度,開展業務和獲得信貸記錄的指標在改革中數量最高(38項)。 緊隨其後的是跨境交易指標,共有33項改革。經商環境中最少改革的領域仍然是法律指標,例如解決破產(13項)和執行合同(20項)。法律改革通常進展緩慢,主要是因為它們需要長期的政治承諾,大量的資源和多個監管機構和規則制定機構之間的密切合作。 事實上,高收入、東亞和太平洋經濟體的改革議程似乎是由納稅指標設定的監管變化所主導的(圖1.3)。中低收入經濟體平均改革1.9項,低收入經濟體排名第二,1.3項改革。不出所料,高收入經濟體的平均改革計數是最低的。在經商環境指標表現最好的10個經濟體中,有3個來自南非洲,2個來自東亞和太平洋,2個來自歐洲和中亞,一個來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一個來自中東北非地區,一個來自南亞。 最近的研究表明,政府在經濟發生財政危機時更有可能改革商業監管。對於解決破產的規定尤其如此,2008/09金融危機後,2010、2011、2012幾年間改革活動出現了高峰。原因是這些改革需要時間才能在經商環境中實現(圖1.4)。 但是,在公債較低時,財政危機對改革強度的影響不大。當財政危機暫時可以通過增加借款來解決時,改革的需要就不那麼緊迫了。相比之下,“蜜月”改革理論的證據較少。一般來說,政治變革與更多的改革無關,除非政治變化發生在財政危機之後。事實上,經濟往往要改革,而不是什麼時候可以改革。 以下為排名:
2017已接近年末,即將迎來2018,以下為2018新興經濟體經濟展望 新興經濟體與發展中國家得益於外部環境改善、大宗商品價格溫和回升以及內需強勁,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提速。IMF預計,2017年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率為4.6%,高於2016年的4.3%。世界銀行預計,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和太平洋發展中地區2017年經濟增長率將達到6.4% .亞洲開發銀行報告顯示,隨著全球貿易復蘇和中國經濟保持強勁增長勢頭,2017年亞洲地區經濟增長前景有所改善。然而,新興經濟體的發展不平衡問題沒有根本改觀。金磚國家中,巴西經濟儘管擺脫了兩年多來的持續衰退,但增長疲弱,一季度經濟環比增長1%,二季度增長0.2%,經濟復蘇前景仍不明朗,政局不穩則再度給復蘇蒙上陰影。南非2016年四季度和2017年一季度GDP環比分別下降0.3%和0.7%,出現2009年後的首次“技術性衰退”,2017年二季度GDP環比增長2.5%,同比增長1.1%,經濟狀況略有好轉,但高失業問題還在惡化,二季度失業率達27.7%,是2003年以來的最高水準,15-34歲年輕人的失業問題更為嚴重。俄羅斯經濟自2016年四季度擺脫衰退,已連續3個季度同比增長,2017年二季度同比增速達到2.5%,但國際市場石油價格走勢存在不確定性、俄羅斯與西方關係緊張,可能影響俄羅斯經濟穩定增長。2016年二季度以來,印度經濟增速已連續五個季度回落,預計2017年三季度增速可能低於6%。儘管如此,印度仍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大型經濟體之一。IMF預計,印度2017和2018年的經濟增長率將分別為6.7%和7.4%。2017年以來,新興經濟體中的能源出口國,以及中東、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低收入大宗商品出口國,經濟發展較為困難。 展望2018年,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經濟整體向好。IMF預測,2018年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率進一步升至4.9%。其中,新興經濟體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有望達到77%,較2017年上升2個百分點。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面臨的主要風險是發達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調整可能導致資本外流、貨幣貶值壓力,全球貿易投資保護主義和競爭性減稅加劇,以及國內政治動盪、極端天氣事件、恐怖主義、地緣政治風險等非經濟因素,復蘇進程難言一帆風順。
根據世界銀行近期發布之「2018年經商環境報告」,土耳其於評比之190國中名列第60名,較上(2016) 年第69名進步9名。優於中國大陸(78)、巴西(125)、印度(100)等金磚3國;及盧森堡(63)、越南(68)、菲律賓(113)、烏克蘭(76)、印尼(72)、阿根廷(117)等發展中國家。 報告指出,雖土耳其在債務解決方面退步,因施行國家緊急狀態法,禁止延緩破產程序之申請。但在下列經商環境中有所進步: 資產登記採用更節省成本的註冊流程,如:電子化註冊系統、房地產交易障礙統計、便利申請者線上查看房產交易進度…等;藉由修法增加經商者貸款的便利性,如:採用統一的擔保註冊系統並允許庭外擔保,以及改善信貸訊息系統,加強保護個人資料。 路透調查:土耳其2017年預計經濟增長5.0%,2018年預計增長3.5%(7月調查結果分別為3.9%和3.3%)。
"靈貓六國”是指哥倫比亞、印尼、越南、埃及、土耳其和南非等新興潛力市場。“靈貓六國”概念的提出和熱炒,政治上反映了美國等想藉以來沖抵“金磚五國”的影響;經濟上則表明了美國下一步經濟擴張的方向。 組成 靈貓六國股市回報(截止2010年8月)“靈貓六國”由經濟學人智庫(EIU)提出,指哥倫比亞、印尼、越南、埃及、土耳其和南非等新興潛力市場,取其國名字母的第1個字母,正好是CIVETS,也就是“靈貓”一詞。這6個新興市場的小國,最新的人均GDP為,哥倫比亞8550美元、印尼4210美元、越南3130美元、埃及5900美元、土耳其12400美元、南非10400美元。“靈貓六國”中除了哥倫比亞,其餘五國都是“展望五國”及“金鑽十一國”的成員。 經濟地位 "靈貓六國”作為典型的中小型國家,其整體金融自由化程度,以及政府管制能力,對於外國資本都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據經濟學人智庫預估,2020年,7大新興國家(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印尼、墨西哥和土耳其)的GDP,將超過7大工業國(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和加拿大),屆時,新興市場小國也將有1個長足的發展。這一階段,“靈貓六國”GDP可達4.5%,而G7僅1.8%。此外,隨著東盟自由貿易區的起步,這一市場又是全球的第三經濟體,“靈貓六國”當中的印尼和越南,將更具發展潛力。 "靈貓六國”分佈在3大洲,優勢各自不同,但均有可觀的人口紅利,經濟發展路徑也各異。因此,這些新興國確實是繼“金磚五國”後,又1個值得持續投資的新興市場。 在“靈貓六國”中最值得關注的是印尼。它擁有2.4億人口,1.13億勞動人口高居“靈貓六國”之冠,也是全球排名在中、印、美後的第四人口大國,這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最重要的動能之一。另外,據IMF預估,印尼GDP將在2015年可達1.172萬億美元,5年增長率接近翻番,成為全球第8大經濟體。 政治情況 "靈貓六國”概念的提出和熱炒,在政治上反映了美國等發達國家想借“靈貓六國”來沖抵“金磚五國”的影響;在經濟上則表明美國等發達國家下一步經濟擴張的方向。美國與“金磚五國”是政治經濟上的博弈關係,但同“靈貓六國”則是控制與反控制的關係。在當前,“靈貓六國”主要是被控制,而缺乏反控制能力。從國際體系演進的視角來看,這或許可以看做是美國在努力挽救、維護進而鞏固自身在國際體系中的領導地位的努力。 從更加廣義的經濟層面來看,“靈貓六國”屬於典型的富含自然資源的國家,豐富的自然資源一旦與龐大的金融資產相結合,能夠在短期內提供龐大的收益。對美國來說,加強對資源型國家“靈貓六國”的控制是其金融資本與市場相結合的理想手段,能取得相當的規模效益。更何況“靈貓六國”在國際政治經濟舞臺上有一定的影響,美國同他們結成戰略夥伴關係,意味著在面對“金磚五國”的挑戰時,增加了自身砝碼,以求取得新優勢。 貨幣變化 國際投資銀行對“靈貓六國”的關注乃至青睞,是在全球金融體系進入了一個全面衰退和重新調整階段的權宜之選。國際投資銀行紛紛進軍能源資源市場恐怕更是一種為美元經濟尋求更為堅實可靠的資源後盾的戰略選擇,這可以看做是全球金融危機引發的變動:創造了無數財富的金融衍生工具遭遇了現實經濟的泡沫剝離之後,試圖尋求一種“自然資源”作為純粹“債務-信用本位”的補充,甚至是某種替代。“靈貓六國”概念的出現可以看做是美元與石油和其他礦產資源的結合,現在美元地位不穩,需要有新的概念和題材來支撐。 投資 投資人可以選擇單一市場或區域市場基金,錢進“靈貓六國”。如單一市場基金則有印尼、越南基金,區域市場有東盟、拉美、中東非洲和新興市場等基金,所區別的就是“靈貓六國”的占比。假如投資人已買入新興市場、拉美、東盟諸基金,實際上已錢進這六隻“靈貓”了。如領先新興市場ETF,就涵蓋5只“靈貓”,占比分別為南非7.2%、印尼2.23%、土耳其1.57%、哥倫比亞0.74%、埃及0.54% 金融界評論 倫敦對沖基金經理之間的新流行詞,“靈貓六國”──中國、印度、越南、印尼、土耳其和南非──將會成為接下來這個十年期的經濟增長熱點。 中國發展得很順利,它位列靈貓六國是當之無愧的。2007年,中國的經濟總量超過了德國,而後在2010年7月又超過了日本,由於高速經濟增長而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獨樹一幟。現在,高盛又稱,中國將於2027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而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的預測甚至更早,它預計中國於2020年就將達到這一地位。 人們對於中國經濟發展潛力的觀點唯一的分歧就是時間問題,對印度的看法分歧就稍微多一些了。這個世界人口第二大國面臨著許多問題,包括基礎設施落後口與鄰國爭端頻發以及妨礙其發揮潛力的高度官僚主義──這些不是不可克服的挑戰,但當然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高盛認為目前是世界第十一大經濟體的印度將於2050年在經濟總量上超過美國。 南非是整個非洲的代表,而非洲的整體國民生產總值已經上升到約等於巴西或俄羅斯國民生產總值的水準。非洲的優勢主要在於其豐富的商品資源,對礦產和石油日益增長的需求驅使消費者為非洲的自然資源支付高昂的費用。南非已經是非洲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也是最大的黃金、鉑和鈀生產國。 印尼已經是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和G-20成員國,並且以比鄰國更好的態勢從全球經濟衰退中復蘇。它還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生產並出口石油、天然氣、錫、銅和黃金。 而越南它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吸引了眾多外商投資,同時也是重要的農業出口國。普華永道稱,2025年越南會成為增長最快的新興經濟體,潛在年增長率幾乎為10%,在這一增長率的推動下,2050年該國的經濟規模將達到英國的70%左右。 土耳其也是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在一系列關鍵的經濟改革之後,土耳其實現了低通貨膨脹,外商投資也迅速增加。 那麼金磚五國的說法就這樣過時了嗎?高盛最近公佈的最新數據稱,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金磚五國將於2018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3大經濟體,到2020年,金磚五國將占全球國民生產總值增長額的49%
金磚五國進入了第二個“黃金十年”,由於全球化的發展,全球預期金磚五國將推動經濟復甦。自2006年外長首次會晤以來,金磚國家已經實現了10年的繁榮,全球42%的人口占全球經濟增長的50%。 五國集團重點推進貿易投資、貨幣金融的互聯互通、持續發展、創新和產業合作等領域的合作。鑑於經濟增長放緩,保護主義抬頭,世界需要金磚國家在未來十年不懈努力,為信心和共同發展注入活力。 今年擔任輪值主席國後,中國與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等四個成員國在金磚國家機制內部形成了一系列平台,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果。金磚五國的機制是以成果為導向的合作,在這方面也確實取得了重大進展。 正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國沿海城市廈門舉行的為期三天的峰會所說的那樣,金磚五國致力於加強合作,但並不是要“搬走誰的乳酪”,而是讓“全球經濟規模更大“。 行動勝於雄辯。習近平在峰會上宣布,中國將提供5億元人民幣(約合7600萬美元),用於促進經貿合作,另外還有400萬美元用於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的項目來作為歐元區對世界金融體系的主要貢獻。 值得注意的是,該集團決定邀請更多的國家參與這一機制,這將成為發展中國家促進互利共贏合作的引擎。作為塑造世界秩序,維護和平的利益攸關方,金磚國家應進一步加強在重大全球和地區問題上的溝通與協調,推動國際關係民主化,為世界起到穩定作用。
亞洲開發銀行6日預計,2017年印尼的經濟增長將達到5.1%,明年將增長5.3%。 在此前兩天召開的政府內閣會議上,印尼總統Joko Widodo提出爭取今年經濟增長5.6%,2018年爭取達到增長6.1%的目標。不管是亞洲開發銀行的預計,還是Joko Widodo提出的目標,印尼這個東盟“龍頭老大”國家所顯示出的經濟雄心,備受關注。 2016年,在全球市場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印尼5.02%的經濟增長率,成為G20中經濟增長速度第三的國家。"2017年印尼經濟增長速度會更好些”印尼經濟統籌部長Darmin Nasution認為,印尼經濟的基本面正在持續改善。 印尼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2015年,該國政府制定了2015-2019年經濟發展規劃,推出14套經濟改革措施。Darmin Nasution稱,隨著再分配公平性逐步增強、基礎建設加速推進、商業環境不斷改善、工業化升級持續深化和職業教育品質顯著改善,印尼經濟改革的成效正進一步顯現。去年底,在聯合國貿易發展會議公佈的全球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目的國排行榜中,印尼位列第三,僅次於印度和中國。積極改善營商環境,是印尼總統Joko Widodo的重要工作。 在世界銀行2016年10月底發佈的一項報告中,印尼的營商環境排名從第106位上升至91位,躋身全球營商環境改善最大的10個經濟體之列。然而,這個排名離這位務實總統的要求相距甚遠。Joko Widodo要求,印尼的營商環境必須提升至全球前40名。為此,印尼政府於本月4日確定,將撤銷23項部門規章,因為它們中的大部份被認為阻礙了吸引外資和限制了進出口的正常開展。同時還規定,政府各部門只有經總統批准,才能推出新條例。Joko Widodo認為,雖然政府已取消了3143項部門規章,但仍有一些條規不便於營商。"人口紅利”是支撐印尼經濟“雄心”的又一強大力量。Joko Widodo稱,從現在至未來30年,印尼獨有百年難求的人口紅利期。 印尼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國,擁有2.5億多人口,其中一半人口在30歲以下,但目前人力資源的教育水準還很落後。當前,印尼國民只有小學程度者約占總人口的42%,只有小學和初中學歷者占66%,小學、初中和高中學歷者占88%,只有12%人口接受過高等教育。Joko Widodo說:“若能提高人力資源品質,包括提高文化教育水準,我們就能好好利用人口紅利的利好條件”。 在Joko Widodo勾勒的“2045年進入世界經濟五強之列”的宏偉計畫中,人力資源開發被列為“三大計畫”之一。Joko Widodo稱,土地改革和資產的重新分配,放寬民間資本融資,以及基於職業培訓的人力資源開發,如果能堅持實行上述三大計畫,到2045年慶祝建國100周年時,印尼就有可能進入世界經濟五強之列。 印尼的“雄心”是:2045年人口將達到3.09億,國內生產總值9.1萬億美元,人均收入2.9萬美元,是現在的10倍。
×
「AI銷售推廣機器人專案」補助50家企業申請【第二梯次,名額已滿截止報名】